欢迎您访问福建教师资格网! 本站为福建教师资格证考试民间交流网站,教师资格证官网信息以福建省教育考试院www.eeafj.cn或当地教育局所示为准!
在线咨询
公众号
交流群
考生交流
合作联系
在线做题
短信提醒
教师资格考试动态提醒
获取验证码

特别提醒:

1.提醒为短信模式,请填写本人正确的手机号码

2.确认预约后,会有专门的客服确认您预约的项 目,请保持通讯畅通

3.如有任何问题,请致电客服热线:
或点击网站首页的在线咨询

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(初级中学)模拟卷

时间:
2020-01-09 11:36:56
作者:
黄老师
阅读:
来源:
福建教师资格证考试
  二、案例分析题(本大题共3小题,第16题20分,第17题8分,第18题12分,共40分)

  阅读七年级课文《散步》的两个教学环节,完成第16题。

  (一)导入新课

  播放《给妈妈洗脚》公益广告。仅仅是孩子端来的一盆水,生活中多不起眼的一个寻常细节呀,然而它不仅仅缓解了妈妈一天忙碌的疲劳,更让妈妈从心底感到了由衷的幸福与安慰,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《散步》,也是从一件寻常小事中去感受一个家庭生活的和谐与温馨的故事。(板书课题)

  (二)朗读指导

  1.示范朗读课文,引导学生找出课文的线索——散步。(屏幕出示生字词,学生朗读)

  2.教师配乐朗读课文,学生边听边感受这份亲情,思考文章写了什么内容。

  明确: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,抓住何时、何地、何人、何物、何事。课文主要讲述了初春时节,我、我的母亲、我的妻子和儿子在田野散步的故事。

  16.(1)评析“导入”中要求学生观察课文中的插图的作用。(10分)

  16.【参考答案】

  (1)吸引学生注意。巧妙地导入新课,可以起到先声夺人、先声服人的效果,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,使学生一上课就能把兴奋点转移到课堂上来,集中在教学的内容上。

  明确教学目的。在导课过程中让学生预先明确学习目的。当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、思维处于活跃状态时,教师就要适时地讲明学习的目的和意义,从而激发学习动机,使学生保持旺盛长久的注意力,并自觉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学习活动。

  启迪学生思维。富有创意的开讲,可以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,开阔学生的视野,增长学生的智慧,使之善于思考问题,并能培养学生的定向思维。

  (2)评析“朗读指导”教师的目的。(10分)

  (2)诵读教学法是学习语文的最有效的教学方法,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。通过朗读,在读书的过程中赋予朗读的情感,将思维与文章同步,能够有效地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,体会课文想要传达的思想。

  增强学生学习兴趣。学生对于语文课这类较为“古板”的课程难以提起兴趣,听课不认真,因此学习效率低下。而在朗读的过程中,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去思考文章,被文章所感染,对其有一个新的认识,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及学习主动性,提高学习效率。

  阅读下面习作,完成17-18题。

  学习生活的酸甜苦辣

  ①初中生活,好比一盘怪味豆。看表面都是一样的,但都有着不同的滋味,是酸、是甜、是苦、是辣只有吃了才知道。

  ②酸,乃四味之首,我便以酸开头。体育课上,同学们在排队的时候,一直说个不停,一般要好长时间才能整理好队形。结果,老师因对纪律的不满,说出了一番让大家吃惊的话:“今天体能训练,内容有俯卧撑、兔子跳、鸭子步、跑圈、伸蹲每个做两组”,一节课下来,很多同学大呼:“累死了,腿好酸呀!”

  ③甜——在忐忑不安的期待中,考试分数终于出来了。在全年级考了六十三名,想到父母的高兴表情,肯定会好好稿劳我的。当作文得到好评时,在全班成范文时,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。当把作文发表后,点纪录很高的时候心里跟是美滋滋的。

  ④苦——期末考试即将来临,卷子一张张,作业一堆堆,每天起早贪黑的学习,语文、数学、英语、地理、历史、生物、政治必须样样精通,学校排名的压力时时萦绕在我心中。学生苦啊!还有,写作文容易改作文难,有时候为了一个字或一句话。经常要搜肠刮肚,苦思冥想才能偶得佳句。

  ⑤辣——上了要初中后,才能体会到真正的辣,面对一张张考卷,一本本作业上的“红叉叉”,有的是简单出错,还有的是重复出错。看到老师“无话可说”的批语,谁的脸上没有不是红辣辣的感觉。

  ⑥体验人生之苦,了解人生之酸,感受人生之辣,最终才能感受到人生之甜,在人生中只有尝遍酸甜苦辣,才会得到磨练,生活才能充实饱满,丰富完整,生活的意义就要如此。问题:

  17.请从第③段找出两个错别字,从第⑤段找出一个病句,分别改正。(8分)

  18.请指出该习作的两个优点,并结合习作具体内容分析。(12分)

  17.【参考答案】

  错别字:稿-犒,纪-记;

  病句:“谁的脸上没有不红辣辣的感觉。”改为“谁的脸上不是红辣辣的感觉。”

  18.【参考答案】

  优点:

  这篇文章整体结构脉络清晰,全文围绕着学习生活的酸、甜、苦、辣几个角度展开叙事,引领下文,文章布凸显出文章主题,文章叙事详略得当,能够正确划分段落层次,做到了首尾呼应,使文章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有机体,更加凸显文章主题。

  选材贴近学生生活。通过描写体育课上的酸,拿到好成绩是父母和自己心里的甜,以及面对学习压力时不断努力的苦,当成绩不如意时以及面对于老师的评语是的辣。这些事情都是学生们感同身受的小事,更容易打动人心。

  三、教学设计题(本大题共3小题,第19题20分,第20题20分,第21题25分,共65分)

  阅读《诫子书》文本材料和相关要求,完成第19~21题。

  诫子书

  夫君子之行,静以修身,俭以养德。非淡泊无以明志,非宁静无以致远。夫学须静也,才须学也。非学无以广才,非志无以成学。淫慢则不能励精,险躁则不能冶性。年与时驰,意与日去,遂成枯落,多不接世,悲守穷庐,将复何及!

  单元导语

  拥有美好而充实的人生,是我们共同的心愿。本单元课文,从不同方面诠释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,有对人物美好品行的礼赞,有对人生经验的总结和思考,还有关于修身养德的谆谆教诲。令我们感动的,是其中彰显的理想光辉和人格力量。

  本单元继续学习默读。在课本上勾画出关键语句,并在你喜欢的或有疑感的地方做标注。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,学会通过划分段落层次、抓关键语句等方法,理清作

  者思路。

  课后练习

  一、小组合作,借助注释疏通文意,互相质疑解难,尝试翻译课文。

  二说说你对以下两句话的理解

  1.静以修身,俭以养德。

  2.非淡泊无以明志,非宁静无以致远

  三、画出文中提到“志”的语句,联系上下文,说说你对文中“志”与“学”的关系是如何理解的。

  四、课文句式整齐,读来郎朗上口。试为下列向子划分节奏,在反复诵读中,体会文言文的律美。

  1.夫君子之行,静以修身,俭以养德。

  2.非淡泊无以明志,非宁静无以致远。

  3.淫慢则不能励精,险躁则不能治性。

  4.年与时驰,意与日去,遂成枯落,多不接世,悲守穷声,将复何及!

  五、背诵全文。

  《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(2011年版)》相关教学要求

  诵读古代诗词,阅读浅易文言文,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。注重积累、感悟和运用,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。

  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、语法知识,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;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,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。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。

  学生情况

  七年级,班级45人。

  课时安排:一课时。

  教学条件

  教师配有多媒体设备,能够演示PPT,播放视频、音频文件。

  19.完成课后练习题中的第三小题。(20分)

  19.【参考答案】

  非淡泊无以明志,非志无以成学,非学无以广才。

  (1)非淡泊无以志(2)非志无以成学

  文章很重视”志”的作用,一方面要靠淡泊、宁静以“明志”,也就时时将“志”放在眼前,不断磨砺;一方面强调无“志”则不足以“成学”,没有志向,则学无目标,必然学习庞杂,不能专一。志和学都很重要,二者缺一不可,既要立志,更要学习。

  20.根据上述材料,确定课文的教学目标并说明确定依据。(20分)

  20.【参考设计】

  【教学目标】

  1.朗读并背诵全文,理解并积累“夫”“驰”等常见文言文实词、虚词及特殊句式。

  2.通过默读法、讨论法,理解和学习淡泊明志、宁静致远的道理。

  3.理解作者写作家书的用意,感受作者在家书中对儿子寄予的深深的爱和劝勉之情。

  【确立依据】

  ①依据新课标(2011版)要求。

  根据《初中语文课程标准》:“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、语法知识,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”的要求。对于当前学生正是积累文言知识的关键时期,我们要随文引导学生感知文本中的重点实词、虚词、特殊句式。

  ②单元导语对教学做出了一定的指导:本单元课文,诠释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,关于修身养德的谆谆教诲,彰显的理想光辉和人格力量。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,注重对文本价值观的引导,以及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启迪。

  ③本文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学习水平。

  目前学生正处于第四学段,已经有了前三个学段的知识储备,因此我们要更加重视老师对于学生学习方法的把握,掌握默读的方法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。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,爱护学生的好奇心、求知欲,鼓励自主阅读、自由表达,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,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,积极倡导自主、合作、探究的学习方式。

  21.依据教学目标设计课文《诫子书》的教学过程,简要说明每个环节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。(25分)

  21.【参考设计】

  (一)导入新课

  谈话导入

  大家都听过“三顾茅庐”和“隆中对”的故事吧?故事中的诸葛亮博学睿智、有远见,诸葛亮一生不仅以“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”的爱国精神名垂青史,也以宁静致远的高风亮节言传身教,惠及子女,影响后世,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他的《诫子书》,聆听他对子女的谆谆教诲。(板书题目)

  (二)初读感知

  1.作者简介:请一位同学用自己的话简单介绍一下诸葛亮的生平经历、文学成就以及本文的写作背景,教师适当补充完善、强调。

  2.朗读全文,划分节奏,名家示范朗读,然后学生大声朗读全文并划分句子节奏,教师可进行节奏划分的指导,

  (三)深入研读

  1.疏通文意:借助注释和工具书,疏通文意,不懂的与同桌讨论,教师可走下讲台进行指导。

  2.①本文的总论点是什么?他告诫了儿子哪两个方面的事?(朗读、师生问答)

  明确:修身和成学、治学(板书)

  ②修身和成学的条件是什么?从哪些句子中能看出?(师生问答)

  修身的条件是:宁静。

  成学的条件是:立志、勤奋与宁静。

  ③修身与治学是否是截然分开的?(小组讨论)

  明确:修身与治学不是分开的。在中国古代的哲学中,做人与治学是相辅相成的,学习需要立志,需要一颗淡泊宁静的心,这样才能广才、成学,《礼记》中的“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”也是这样的道理。

  ④结合时代环境和生活实际,谈谈你对淡泊明志、宁静致远的理解。(自由发言)

  明确:淡泊明志、宁静致远,颇有曲线成功的意味,人要想成功,不能是满怀功利之心去掠夺、去攫取,相反,应该淡泊宁静,净化内心,这样,看似是无为,实则是在宁静淡泊中慢慢打磨了自己的能力和品性,耐得住寂寞,方能成功。尤其是在当下快速而浮躁的社会,更应该坚守自我,做到淡泊明志。

  (四)巩固提高

  作者的写作用意是什么?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?(自由发言)

  教师总结:最后一句从反面劝诫儿子珍惜时光,有所作为;表达了作者对孩子的爱和劝勉之情。(板书:惜时)

  (五)小结作业

  小结: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诸葛亮的《诫子书》,他在家信中劝诫儿子要修身、治学、惜时,告诉我们宁静才能致远,你是否也获得了一些启发呢?可结合时代环境,自由畅谈。

  作业:课下,请同学们搜集、整理关于“淡泊”“立志”与“惜时”的名言警句,下节课进行交流。

福建教师资格证考试

教师资格备考指导 立即定制专属备考方案

OR